拾珍丨曹汛:藏传佛教过街塔和门塔
藏传佛教过街塔和门塔始见于元代,发祥于西藏地区,是元代藏传佛教的一个独特创造。元初已开始传入大都,又传入其他地区,明清两代仍有不少建造。本文对元明清三代所建过街塔,见于记载和有实物留存残存,以及实物不存仅有照片传世的,都一一加以搜求和考述,共得二十处。考述归类严整,按年代先后排列,其中有十四处配有照片和绘图。
藏传佛教过街塔和门塔
曹汛
我最先知道过街塔,是学生时代读了林先生、梁先生的《平郊建筑杂录》,文中记出法海寺门塔,写得很动情,觉得是林先生的手笔。文中还提到居庸关过街塔和卧佛寺门塔。后来读到宿白先生《居庸关过街塔考》,考证精详,又提到彰义门、南口和卢沟桥的过街塔。两篇文章得知六例,再后读书,随时留意,还见到一些过街塔和门塔的实例,总共有二十处之多。过街塔始见于元代,为藏传佛教的一种建筑形式,门上的塔一律为覆钵式喇嘛塔。明清两代藏传佛教虽不如元代之盛,仍有不少过街塔的实例。这里以类相从,加以拢总,略以年代先后,依次考述。
#1 元大都南城彰义门过街塔
#2 北京西山宣文弘教寺门塔
明刘侗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》卷六:“中峰菴中西山而领焉,莫高中峰菴……晏公祠、翠岩寺、永寿菴宅山阳,门水阳,其右支,逐而亦左,右涧水捨之。弘教寺宅山阳,门水阳。两涧右会而桥,桥边而门,门冠塔三尺,弘教寺门也。”刘侗于奕正著书属竟陵派文笔,诡俊纤巧,描写地理让人读起来较为费劲,不过最后还是交待明白,弘教寺门在桥边,门顶上冠有塔三尺,即塔门。董应举《自西岭抵通光塔下行至弘教寺水亭》诗云:“无山不可眺,况是菊花秋。认塔缘崖入,随云到寺游。亭虚松徙荫,叶积水潜流。坐觉诸天寂,行歌殊未休。”《日下旧闻考》卷一百三引《山行杂记》:“香山南为门头村,村后万安山,山门上建白塔,为宏教禅林。”同书同卷又引《元史》:“泰定二年中书省言,养给军民,必藉地利,世祖建大宣文宏教寺,寺赐永业,当时已号虚费。”宏教寺即弘教寺,清人避乾隆名讳改“弘”为“宏”。弘教寺遗址一说在门头村南,《日下旧闻考》又说在香山法海寺、法华寺一带,“法海、法华二寺前后互相连属,相传为宏教寺遗址。”又云“出小碧云寺而西有宏教寺,寺在山脊,东上一阁,宣庙曾驻跸于此,朱彝尊《西山宏教寺题壁》:都城西山宏教寺,正德间中贵晏忠所造……按《元史》中书省言,养给军民必藉地利,世祖建大宣文宏教寺,寺赐永业,今遗迹无考。现晏忠祠石像礼器制度浑朴,不类明时所凿,且元于儒释初无分别,疑寺即宣文宏教之遗址,晏忠特修饰之尔。”《长安客话》卷三称门头村“村多精蓝,西尽有弘教寺。”“弘教寺之旁有岩,俗称晏公祠。内皆石室,琢三皇五帝列圣名贤像,自吾师宣尼而下及宋朱紫阳、李延平,元许鲁斋、吴草庐诸公。两壁又刻画忠臣孝子如王祥、颜杲卿之属。又有小石室题函五经书史。讯之乃武庙时中贵晏公造也。”晏公祠内石室雕刻三皇五帝列圣名贤孔子而下,皆是儒家思想产物。明人蒋一葵称是晏忠所造,清人高士奇则疑为宣文弘教寺之遗址,晏忠修饰之。宣文弘教寺为元世祖时所建,元初崇儒兼崇佛,万松野老为耶律楚材之师,语楚材云“以儒治国,以佛治心。”当时建此寺以宣文弘教为名,寺中有儒家思想之造像,正合。宣文弘教寺的门塔,亦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所造,是北京地区最早的门塔之一。可惜早已无存,遗址亦不可确考。
#3 西山卧佛寺门塔
《日下旧闻考》卷一百一引《珂雪斋集》:“卧佛寺于深山绝涧中乃得,寺以窣波为门,殿前娑罗树二株,西有泉注于池,池上有石如碧玉。”又引《游业》:“寿安寺白塔卓山门上,入门古桧百章,殿前二娑罗树大数十围,左一海松,后殿卧佛一,又后小殿更置卧佛,俗遂称卧佛寺。”又引世宗御制《十方普觉寺碑》文:“西山寿安有唐时古刹,以窣堵波为门,泉石清幽,层岩夹峙,乃入山第一圣境。”《日下旧闻考》引《珂雪斋集》一条之后加“臣等谨按”云:“十方普觉寺山门旧塔今已无存。”对照下文,雍正时御制碑文尚记出“以窣堵波为门”,至乾隆时著《日下旧闻考》,则已不存。卧佛寺虽称“唐时古刹”,实重建于元代。《日下旧闻考》引《元史》本传称“至治元年(1321)春,诏建大刹于京西寿安山,索勒约哈达默色与御史观青保、成珪、李谦亨,上章极谏……帝杀索勒约哈达默色与观音保,杖珪、谦亨,窜诸遐裔。”卧佛寺塔门应是元至治元年(1321)初建十方普觉寺时所造。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卧佛寺条下引富平孙丕扬诗“佛病耽高卧,禅宫锁寂寥。津梁疲不渡,塔院懒相招。”又引东明穆光胤诗“穿云依古寺,卧佛自何时。宝塔当空现,珠宫依巘危。”明人诗称卧佛寺为塔院,有宝塔当空,卧佛寺未闻另有塔和塔院,只能是山门上的过门塔。还有一条重要材料,《日下旧闻考》未能征引。张永铨《闲存堂文集》卷七《卧佛寺娑罗树记》云:“寺在香山碧云之北五里,山转凹,寺当山之矩,行老柏中数百步,有门甕然,白石塔其上,寺门也。”张永铨字宾门,清初松江人。卧佛寺塔门张永铨作记时尚在,雍正立碑时尚在,《日下旧闻考》成书时已不存。1932年林徽音、梁思成合著《平郊建筑杂录》称“至于《日下旧闻考》所记寺前为门的如来宝塔,却已不知去向了。”对此十分惋惜。
#4 南口过街塔
《元史》《顺帝记》二:“至元五年(1339)四月癸巳……立伯颜南口过街塔二碑。”元代南口有过街塔,且朝廷命伯颜立碑,还在建居庸关过街塔之前。伯颜二碑未见,也未见有著录记载。元代的南口在今居庸关之北,为元大都去上都要道。南口过街塔除《元史》之外未见其他记载,如果认为仍是指居庸关过街塔,年代又不合,更待详考。
#5 居庸关过街塔
图1 居庸关过街塔基座门洞
图2 居庸关过街塔门洞内的雕刻
图3 宿白先生所作居庸关过街塔复原示意图
居庸关过街塔始建于元至正二年(1342),建成于至正五年。熊梦祥《析津志》载,“至正二年,今上始命大丞相阿鲁图、左丞相别儿怯花创建过街塔。”这座过街塔原来在当时居庸关关城(今上关)之南,明景泰六年(1455)始在旧关南八里之长坡店建新关城,即现在的居庸关,过街塔是后来才围在新关城内。元人迺贤诗序称“三塔跨于通衢,车骑皆过其下。”是墩台上建有三塔,塔下为矩形平面的墩台,中间辟门洞,以通南北大道,因此称为过街塔,其后不远建有永明宝相寺。台上三座喇嘛塔大约在明初毁去,台上另建佛殿,中经明正统八年(1443)重建,又毁于康熙四十一年(1702)。由于塔毁后建殿,明以后多称它为“石台”、“石阁”或“云台”,并把“云阁石台”列为“居庸八景”之一,所以居庸关过街塔的基座后来又称居庸关云台。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,券门成圭形,两旁刻交叉金刚杵及狮、象、卷叶花、大龙神等图案,正中门额上刻金翅鸟王。券洞内两侧刻有四大天王,神情雄劲飞动。并刻有梵文、藏文、八思巴文、维吾尔文、汉文和西夏文六种文字的《如来心经陀罗尼》、《佛顶尊胜陀罗尼》和咒语,并《造塔功德经》,《造塔功德经》末尾有:“至正五年岁次乙酉九月”的题记。券顶正中刻五个曼荼罗图样,两斜顶刻十佛。这些雕刻可以代表元代皇室工程石雕精品。这座过街塔当时最负盛名,著名文士欧阳玄撰《过街塔铭》,称它“为西域浮图,下通行人。”百招长老有诗云“驱车荦确上居庸,古涧流泉拂晓风。当道朱扉司管钥,过街白塔耸穹窿。”关于居庸关过街塔,宿先生的长文考证精详,并且绘出一带有三塔的复原示意图。(图1,图2,图3)
#6 卢沟桥过街塔
《元史》《顺帝纪》四:“至正十四年(1354)夏四月,造过街塔于卢沟桥前,命有司给物色人匠……以御史大夫也先不花督之。”吴长元《宸垣识略》卷十三“元至正十四年四月造过街塔于卢沟桥。考按过街塔在西直门外迤西四十里,距卢沟桥十余里,今尚存。”吴长元这一条记载,全出自《日下旧闻考》卷九二,是乾隆年间《日下旧闻考》成书时卢沟桥过街塔尚存。按《日下旧闻考》所记方位道里,是在卢沟桥东北十余里,正是南来入京的孔道上。
#7 门头沟崇化寺塔门
图4 门头沟城子村崇化寺塔门
图5 崇化寺塔门基座上残存的大象浮雕
今人著《北京的古塔》收录有崇化寺塔门,称崇化寺旧址上有六碑,《敕赐崇化寺记》称崇化寺原名清水禅寺,创建于元至元年间,为黄龙禅师讲道之所,明司礼监太监吴亮集资修复,始于宣德九年(1434),成于正统年间,明英宗赐额崇化。寺已不存,仅存一石砌塔门,开半圆券洞门,洞壁上有浮雕狮、象等石刻。这座塔门不是在交通要道的中央,而是建在寺东侧的溪水之上,塔门跨溪水,泉水从门洞中流过,注入到寺前放生池中。据说泉水经塔门流出,便具有佛性,可以消灾祛病。寺有元至正四年(1344)《龙门山清水禅寺记》等碑刻六方。《门头沟地名志》称崇化寺在城子村西边九龙山谷中,元至元四年(1338)重建,称清水禅寺,沿寺围墙建塔十座,塔中藏舍利咒语,并各有专名,有舍利宝塔、吉祥多门塔、菩提塔、大神通塔、尊神塔等。现在这座跨溪水的塔门是十座门塔之一,门上的塔已不存。(图4、图5)
#8 镇江西津渡过街塔
图6 镇江西津渡过街塔
此塔在镇江市西云台山北麓五十三坡上,横跨在救生会与观音洞路中。塔下一圭窦形门洞,类似城关,为古代通往江北瓜洲和江中金山的主要渡口西津渡。城关门额上后世刻有“昭关”二字,附会为伍子胥所过之昭关,俗称“昭关石塔”。关门上为一典型“噶当觉顿式”喇嘛塔,全用青石雕成,下层为亚字形阶级,四角各形成五个转角,上面为覆莲瓶座,和瓶形塔身,塔身之上为八山和十三轮,以及悲领伞盖和宝瓶形塔刹,造型和元至正三年(1343)武汉黄鹤楼胜象宝塔相似,各部分做法也与《大乘要道密集》造塔方法一章所述相合,应为元代所建。藏传佛教覆钵式喇嘛塔,元代最后定型并盛行,明清以后依然盛行。元代的喇嘛塔身低,相轮粗,天盘宽,为“噶当觉顿式”,以妙应寺白塔、武汉胜象宝塔等为著名代表。明代中叶以后内地所建喇嘛塔则塔身较高,相轮较细,天盘较小,称为“觉顿式”。镇江云台山过街塔过洞门平台石上有“万历十年壬午十月吉重修”字样,并有镇江知府、同知、通判、推官和丹徒知县、县丞、主薄等官称和姓名,万历十年应该是重修,最初元代所建不知是出自民间还是官府,明代“重修”,已当成地方官府和官员的功德。明代题记明确记出是重修,塔身显然还是元代遗物。《镇江文物古迹》一书称此塔“系元代所建,明清先后修治。”旧俗所传为昭关石塔,査嗣瑮《査浦辑闻》卷下曾有辩解,又说“石壁刻谗铦孝血四字,崇祯二年后学吴成学书,为伍师立。问之土人,不能悉,岂即谓子胥耶?”当然也不能因有“为伍师立”而附会为伍子胥。(图6)
#9 昆明万庆寺过街塔
图7 昆明万庆寺过街塔老照片,方苏雅1896年拍摄
刘敦桢先生《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》称“金刚宝座式塔输入云南,似亦始于元代。第元建之昆明万庆寺白塔毁于民国初季。今之所存唯昆明妙湛寺明天顺间所建石塔一处而已。此外夏世南《元代云南史地丛考》谓昆明小东门外穿心鼓楼,亦属此式,但台上楼观,年代甚新,原有之塔作何式样,已无术穷究,只有存而不论。”万庆寺过街塔原在昆明城东,毁于1911年。这座过街塔有一张法国人方苏雅1896年拍摄的老照片今尚存,载见《中国文化遗产》2007年第3期李燕、庞博《百年老照片,艰难的回归路》。文中老照片新加说明称“昆明白塔原址上曾建有万庆寺,故名万庆塔,位于云南府城昆明东1公里处,始建于元代。1911年因扩街修路被毁,是当年拓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图右为真武祠。”这座过街塔有点像旧城里的穿心鼓楼,但她不是建在城内,而是建在昆明城东门外的大道上,是名副其实的过街塔。塔下是一个方形台座,下面开有券洞,上面建一座覆钵式喇嘛塔,塔是砖砌的,外面抹着白灰。这座塔早已不存,老照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记忆形象,十分珍贵。台座上只在正中建有一座塔,四角没有小塔,不是金刚宝座式塔。(图7)
#10 桂林万寿寺过门舍利塔
图8 桂林万寿寺舍利塔门近照
图9 桂林万寿寺舍利塔门老照片
万寿寺在桂林旧城文昌门外,历史悠久,碑刻记载始建于隋,日开元寺,在唐日善兴寺,宋曰宁寿寺,以洪武二年毁,十六年复建,日万寿寺。后来寺已不存,仅存一舍利塔。塔为砖砌,下面是方形高台,台下设南北通道,台座正面刻有“舍利宝塔”的横匾。台上正中建喇嘛塔一座,塔下八面基座辟佛龛,塔身四面辟门龛,南门龛内存放舍利石函。《宁寿寺重建舍利塔铭》载“维大明洪武十六年,岁次辛亥四月初八日,本寺会请广西都指使官、广西等承宣布政司官,洎诸官员、诸山僧众开发,十七年甲子四月二十七月重兴起造,至十八乙丑岁十二月初八日毕工。葬安佛舍利,计二十余颗,永镇本寺。”因知此塔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1384),十八年竣工,是一座明代早期的过门塔。2006年夏我去南宁路过桂林,赶到文昌门码头天已昏黄,大门已闭,围墙外面只能看到塔的上部,看不到下部,我找广西朋友帮助,也没有找到能看清全塔的老照片。最近才见到一张鲍希曼(Einest Boerschmann)清末拍摄的老照片,这才可以看清这座塔的全貌。(图8、图9)
#11 昆明官渡妙湛寺过街塔
图10 昆明官渡妙湛寺过街塔线描图和平面图
图11 昆明官渡妙湛寺过街塔
刘敦祯先生《昆明及附近古建筑调查日记》1938年11月9日自昆明至官渡镇,官渡镇妙湛寺有石塔、砖塔各一座。日记记载“石塔位于寺大门外,下置方座,中贯十字穹券甬道,如过街塔式,上建喇嘛塔五,居中者体积较巨,据壁上所嵌碑记,建于明英宗天顺二年(1458),殆受印度式金刚宝座塔之影响也。”刘先生《云南之塔幢》记妙湛寺石塔,称塔之结构下建正方形石台,台内设穹窿二道,十字相贯,若元代过街塔座形式,台上绕以石栏,中央建喇嘛式石塔一座,尚存明代喇嘛塔轨制。四隅小塔四座,则经近世修改。刘先生所称“壁上所嵌石碑”是在塔下门洞壁上,国家图书馆藏有昆明妙湛寺《新建石塔颂》和《妙湛寺建塔题名》。《新建石塔颂》曰:“去滇城二十里地名官渡,有大刹曰妙湛,其创构始末具载碑文,天顺改元之明年斯塔新成,钦差镇守云南太监罗公命吴门陈谦为之颂,颂曰:东西南北辟四门,通达十方无障碍。”妙湛寺创于元代,王昶《金石萃编未刻稿》卷中收有元统三年(1335)《创建妙湛寺碑记》,明天顺二年去元统三年年代不远。(图10、图11)
#12 香山洪光寺过街塔
张永铨《张宾门文集》卷七《过街塔记》:“余从龙恩寺而东行山径中,四面绝壁插天拔地,疑无路矣,未几转一径别有天焉,始信其迳之逶迤也。山几转径亦几曲。如入桃源中,始娱我情……如是者十余里,下山得平路,心益慰,至一村,其下为通衢,上筑土坂,似城楼者,塔其顶名过街塔云。余与诸子停鞭小憩,有僧呼余啜茗,其语似吴人,入其庵,僧谓余曰:僧江南上海人也,六岁丧父七岁丧母,年十三流落京师,今年将四十,雉发洪光寺,为僧已二十年矣。”同人同书又有《洪光寺记》。张永铨《闲存堂诗集》又有《洪光寺》诗云:“何年建刹号洪光,此日登临忆景皇。石径迂回十八折,松阴罨霭百千章。荒台碑碣传阉寺,圆殿鼓钟礼梵王。总为人心留色相,却教今古话兴亡。”《山中遇法印僧上海人》云:“曲磴巉岩次弟登,倦游人对石层层。过街塔下须臾坐,不信偏逢故里僧。”洪光寺为香山著名寺院,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三:“自香山折洪光寺,仅里许,磴凡九曲,历十八盘而上,级级树松柏一行,如列屏障,诸山所无,至则俯瞰来青矣。内圆殿一座,乃高丽僧所进,规式亦奇。”《日下旧闻考》卷八十六“香山寺西北,由盘道上为洪光寺,山门东北向,内建昆毘卢圆殿,正殿五楹,左为太虚室,又左为香岩室。”又云“乾隆十一年御制香嵓室诗。据香山东岭有古刹,名洪光。明成化中中官郑同重修。同,高丽人,相传寺昆卢圆殿即仿其国金刚山为之者,未知信否也。因迥为高,临虚标秀,予旧题曰香嵓净域。”王嗣槐《桂山堂文选》卷六《西山游记》:“明日从小径至洪光寺,圆殿制亦奇。中官高丽人,仿其国中山寺所作,山径逶迤,甃以白石,夹植青松,凡十有八盘而下山门。”除张永铨一文一诗以外,诸书记洪光寺都不曾提及有过街塔,张永铨《过街塔记》一文极为珍贵难得。
#13 门头沟广智禅寺过街塔
图12 门头沟鲁家滩广智禅寺过街塔
广智禅寺过街塔在门头沟区鲁家滩村西南六里的山谷中,建于明代,原有石筑覆钵式塔。《门头沟文化志》称广智禅寺过街塔为全石建筑过街塔,下为券洞式台座,上为藏式石塔,高4米余,塔刹部分已残缺,塔身东部雕有佛龛,内供石佛一尊。据《门头沟文物志》、《门头沟文物史料》等书的记载,广智禅寺过街塔的塔座为方形,长宽均为4.2米,高3米,上面略有收分。塔座上的券洞为东西走向,券洞高2.3米,宽2.2米。座顶上的白石塔仅缺塔刹,残高3.8米。塔身东面雕有佛龛,高0.46米,宽0.3米,龛中石佛高0.31米,宽0.19米。所记数据详备齐全。薛增起、薛楠合著《北京的塔》将广智禅寺过街塔列入附录,当做残损不全的塔,称“此塔早已倒塌,只存过街塔门和塔基。”其说属实,当地志书上刊出的是石塔倒塌前的老照片。广智寺较为偏僻,旧日记载不多。《日下旧闻考》仅收明人顾琸《游西山广智寺待月诗》一首,编者按语称“永兴寺、普福寺、普惠寺、广智寺、光福寺、光清寺今俱无考。”(图12)
#14 海淀天宝山七圣庙过街塔
图13 海淀天宝山七圣庙过街塔
《日下旧闻考》卷一百二引《五城寺院册》:“天宝山有茶棚庵、山神庙、七圣庙。”下附按语云:“茶棚庵、山神庙皆本朝雍正七年建,七圣庙本朝重修碑一,任邑林杲撰,乾隆十年立。庙右为过街塔,塔据山巅,下为城关以通行旅。关上建平台,中为塔,方基,约高三尺许。中层圆上锐下,四面佛像各一尊。上层圆下锐上,以白石为顶。塔左有关帝祠,右有药王庙。”这里所记之塔“中层圆上锐下”,“上层圆下锐上,以白石为顶。”显然是一座覆钵式喇嘛塔。这座过街塔建在七圣庙旁,七圣为关帝别名。上文已有按语称“煤厂村西有两城关,皆有石额,东曰兜率真境,西曰绀翠凌虚。并有石联曰‘日临祗树浮金碧,香散天花绕法台。’循城关而西,中有夹道,以通人骑。又西缘山行为天宝山过街塔盘道矣。夹道之南为静宜园,其北为碧云寺。”天宝山亦因产煤而得名,天宝山过街塔盘道,正是通往京西门头沟一带的运煤通道。天宝山过街塔下有一小村,名挂甲塔,《海淀区地名志》载,挂甲塔村东是香山与天宝山对峙的山口,最狭处跨山建城关,城上原有清代汉白玉塔,城下石板路宽3米多,直至碧云寺旁,西至门头沟,曾是京西运煤通道,过街塔附会为杨六郎与辽兵作战挂甲之塔,村名也因此称为挂甲塔。这座过街塔跨山所建的城关尚在,上面的汉白玉塔已不存,近时重建一白灰抹面的喇嘛塔,样式拙劣,不成体式,显然是民间凑合修的。我没能找到这座过街塔的老照片,原来的塔建造年代也不明,塔在七圣庙旁,七圣庙乾隆时重修。后来查到允礼《静远斋诗集》庚子诗有《七月二十九日步抵过阶塔岭至煤窖外观其人负煤出穴不胜其苦》诗,诗题中之过阶塔为过街塔之误。允礼为康熙第十七子,封果亲王,诗集中之庚子为康熙五十九年(1720),他到这里的时候已有过街塔,这座过街塔至迟不会晚于明末清初,七圣庙乾隆时已是重修,过街塔应该是明代所建。这个城关的台座基本还好,上面的垛口也是新近复修的。(图13)
#15 拉萨西门过街塔
宿白先生考证居庸关过街塔时曾说起塔门或门塔形制之塔,系元时随西藏喇嘛教萨迦教派以俱来,今日西藏萨迦时代之过街塔已无存,现存留萨迦以后且只建一塔,拉萨西门塔即是一例。先生后来撰《拉萨布达拉宫主要殿堂和库藏的部分明代文书》一文,对拉萨西门塔又有具体记述和考证。拉萨西门塔大约在17世纪兴筑布达拉宫同时建成,见于乾隆二十七年《西宁府新志》卷二十一《武备志》“西藏”条:“于西山贯脉中建一塔,僧俗人往来其间,盖西方胜境也。”拉萨西门塔两侧各建一塔在贯脉山岗上,三座塔各自独立,都没有墩台,中间一塔较为高大,在底层须弥座上开过街塔门,另外两座塔都不开门。三座塔各有名称,正中塔门称“神变塔”,其南为“菩提塔”,北为“尊胜塔”。三塔塔名原本出自《八大灵塔名号经》,菩提塔是纪念释迦修成后成正觉,神变塔是纪念释迦降伏外道的种种神迹,尊胜塔是纪念释迦战胜一切魔鬼。拉萨西门三塔以神变塔居中,让僧俗人往来其间,用意非常明显,就是让人从下面通过,等于是祈祷一遍,避邪趋吉。拉萨西门三塔在20世纪60年代因扩展拉萨西郊街道俱被拆除,宿先生引用的这幅老照片亦最珍贵。(图14)先生还说,大昭寺壁画上画有拉萨三塔,先生还曾作一局部线描摹本。
#16 西山法海寺过街塔
图15 法海寺过街塔门
图16 法海寺过街塔门上的喇嘛塔细部
《日下旧闻考》卷一百三引《五城寺院册》:“静宜园之西万安山有法海寺、法华寺。”《臣等谨按》云:“法海、法华二寺前后互相连属,相传为宏教寺遗址。本朝顺治十七年修建,改今名。前为法海寺,门上有小塔,门内为关帝殿,约半里许为法华寺。”光绪三十年常印绘《五园三山外三营地图》,图上所绘法海寺在万安山下,图注称法海寺至元年间建,明正统中修,顺治十七年重修。图中法海寺之前画出有过街塔,法海寺门外之过街塔则为清顺治十七年(1650)所建。1932年林徽音、梁思成合著《平郊建筑杂录》,对法海寺的过街塔有专门报导,并留下照片二帧,极为珍贵。《平郊建筑杂录》记云:“这门的形式是与寻常的极不相同;有圆拱门洞的城楼模样,上面却顶着一座喇嘛式的塔——一个缩小的北海白塔。”“这圆拱门洞是石砌的。东面门额上题着‘敕赐法海禅寺’”,旁边陪着一行“顺治十七年夏月吉日”的小字。西面额上题着三种文字,其中看得懂的中文是“唵巴得摩乌室尼渴华麻列吽□吒”,其他两种或是满蒙各占一个。走路到这门下,疲乏之余,读完了这一行题字,也就觉得轻松许多。“门洞里还有隐约的画壁。”“这座小小带塔的寺门,除门洞上面一围砖栏杆外,完全是石造的。这在中国又是个少有旧例。”这座塔和门洞都已不存,留下来的两幅照片极珍贵。(图15,图16)
#17 湟中塔尔寺过门塔
图17 青海湟中塔尔寺入口过门塔
图18 青海湟中塔尔寺入口过门塔实测图
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,原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,最初建一纪念小塔,后来发展为一座庞大的寺院,为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六大丛林之一,发展为格鲁派在甘肃青海一带最大的经学院,全盛时有三千僧众。宗喀巴的母亲在宗喀巴诞生地建塔在洪武年间,发展为寺院在嘉靖年间,明清历代维修增建,始成现在的规模。四门塔又称过门塔,位于塔尔寺北侧过去入口处,方形墩台内贯十字穹窿甬道,开四个拱门,台座边长6.6米,高4.4米。台上正中建一覆钵式喇嘛塔,通高13.4米。台座檐口设砖雕斗栱和椽子,上覆琉璃瓦,塔身瓶肚以上又加一圈琉璃檐口,整个造形虽然还保持着觉顿式喇嘛塔的特点,但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。此塔为乾隆十三年(1748)由第二十六任法台赛多诺门汗·阿旺丹贝坚赞主持建造。阿旺丹贝坚赞当年主持加固了大金瓦殿的大银塔,乾隆皇帝御赐“梵教法幢”金字大匾挂在大金瓦殿内。四门塔今尚存,但已改为二门,近年维修一新。塔尔寺主持阿嘉·洛桑图旦活佛托人赠我《青海塔尔寺修缮工程报告》一书,隆谊可感,书中有四门塔的照片和实测图。(图17、图18)
#18 清漪园后山须弥灵境四大部洲过门塔
图19-1 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四塔门:东南角 白色大圆镜智天洁塔
图19-2 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四塔门:西南角 黑色平等性智吉祥塔
图19-3 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四塔门:东北角 绿色成所作智地灵塔
图19-4 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四塔门:西北角 红色妙观察智皆莲塔
颐和园后山须弥灵境主殿香岩宗乘之阁前建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,四大部洲以四座过门塔为代表,是四座以砖石筑的覆钵式塔,四塔分别用白、蓝、红、黑四种颜色代表佛教的“四智”,并分别冠以北俱庐洲、南瞻部洲、东胜神州和西牛贺州之名。塔的下面是一个方形台座,南北两面开圆洞门,游人和香客可从门洞内穿过,正是过门塔的传统做法。现在颐和园的前身是乾隆年间的清漪园,咸丰十年(1860)清漪园与畅春园、圆明园等一起被英法侵略军焚毁,这四座过门塔是幸存的劫余之物。这四座过门塔建成于乾隆二十三年(1578),与承德普宁寺四大部洲塔约略同时。(图19)
#19 承德普宁寺四大部洲过门塔
图20 承德普宁寺白黑绿红四座塔门
承德普宁寺在避暑山庄东北两公里半处,建于清乾隆二十到二十四年,寺内有一座高达22.28米的千手千眼观音木像,因此俗称大佛寺。寺后大乘阁一组建筑,是仿西藏三摩耶庙乌策大殿的布局形式,乌策大殿的四隅有红、绿、黑、白四种不同颜色的塔,代表四大部洲,大乘阁也仿照布置,但是与之不同的是采用了过门塔的形式,下面的台座和塔门与清漪园的四大部洲过门塔大体相似,上面塔身的造型和装饰则略有不同。(图20)
#20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塔门
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内外有许多塔台和塔门,有一座塔门台座顶上并列五座小型喇嘛塔,因此又称五塔门。从普陀宗乘之庙的大门进入之后,过了碑亭就是这座塔门,是进庙路上的必经之地,正是一座过街塔。佛经上说僧人信众每日都可以经过其下,顶礼敬佛,得无量福。这座塔门不是在外山门的位置,也不在山门之外,在山门内的朝拜路上设置过街塔门的做法,别处也有,但是下设三座券门,上置五座喇嘛小塔的,则仅此一例。(图21)
图21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五塔门
公众号图文有删节,完整阅读请参见《中国建筑史论汇刊》2009年第贰辑。版权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,欢迎参考引用:
曹汛. 藏传佛教过街塔和门塔[M]//王贵祥.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:第2辑. 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9:18-36.
相关阅读
2022年全年四期
点击图片 直达订阅
建筑史学刊